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历史文献总库·近代报纸数据库”报纸介绍 | 汉口《大刚报》

汉口《大刚报》是《大刚报》史上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于1945年11月9日在汉口创刊,每日一期,1951年12月31日终刊,共开办6年,总计2244期。在“近代报纸数据库”中,汉口《大刚报》收录较为完整,仅有少量缺期,总计有2099期。汉口《大刚报》出版年代从抗战胜利后跨越解放战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从起初分属南京大刚报股份有限公司,到发展为另立门户、采取同人合作形式的民营报业,武汉解放后经公私合营,最终于1952年被改造成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新武汉报》。由于汉口《大刚报》开办以来一直受中共地下党员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反映人民要求民主、反对内战的愿望,受到人民的欢迎。因此,汉口《大刚报》是武汉解放和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唯一一家被允许登记继续出版的民营报纸,并成为新闻出版事业公私合营的先行者。


《大刚报》最初筹备于保定,1937年11月9日创刊于河南郑州,以应抗战宣传之亟需。后随战事转移,由郑州而衡阳,由衡阳而柳州,由柳州而贵阳。创刊八年间,《大刚报》三遭轰炸,四次搬迁,“从北逃到南,从南逃到西,逃了万余里”,在衡阳的六年里逐渐形成“愈炸愈奋,至大至刚”的精神品质,报社全体人员都秉持“以大刚为家,苦干到底”,“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事业追求。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9日汉口《大刚报》于交通路40号正式创刊。1946年1月9日《大刚报》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开办南京《大刚报》,汉口版则分属南京总部。汉口《大刚报》发展历经以下三个时期:


一、分属南京总部时期(1945.11—1947.6)

创办之初,承抗战胜利之余绪,报纸上登载有回顾《大刚报》创业之艰及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情真意切的文章。如1945年11月9日第3版,发表《大刚报》创社社长毛健吾《苦斗八年》:



发表《大刚报》老读者李新之《发挥至大至刚精神  代表老百姓说话》,文章对报纸今后的发展献计献策。


然而,汉口《大刚报》名义上虽分属南京大刚报股份有限公司,但南京总部却分文不投,董事长陈立夫甚至妄图通过各种打压手段,彻底控制汉口《大刚报》。经过双方斗争,汉口《大刚报》最终与南京总部签署脱离协议,另立门户。

在国民党CC系试图染指之时,中共利用文艺骨干力量,开始以汉口《大刚报》为中心,争取报社中的进步力量,组织统一战线。1946年初中共党员邵荃麟来到武汉,推动创办《大江》副刊,以应对国统区的新闻钳制。《大江》自1946325日创刊,至1949615日终刊,共出版500期。它经常发表武汉文艺界革命和进步作者的作品,成为武汉文艺界的一面旗帜,为荒芜的武汉文坛带来勃勃生机。为《大江》撰稿的有当时在武汉的曾卓、端木蕻良、王采,同时也吸引了当时的青年作者如胡天风、秦敢、黎牧星,并得到港、渝、沪作家的支持,茅盾翻译的苏联作家卡捷耶夫《团的儿子》也在《大江》上首次连载发表。


葛琴:《一点希望》,《大江》1946年3月25日第4版,创刊号


茅盾译:《团的儿子》,《大江》1946年3月25日第4版


端木蕻良:《罗曼罗兰小史及著作简表》,《大江》1946年11月11日第4版


1946年715日闻一多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当全国人民愤怒声讨之时,86日《大江》刊发吕剑《哭闻一多先生》,揭露国民党特务的卑劣、阴险的无耻行径。


吕剑:《哭闻一多先生》,《大江》1946年8月6日第4版


二、另立门户时期(1947.7—1949.5)

1947年7月,汉口《大刚报》正式脱离南京总部,独立发展。秋季,中国共产党湖北地下工委及其所属武汉地下工委成立。汉口《大刚报》很快成为武汉地下新闻斗争网中的重要一环。

这一时期《大刚报》的新闻报道更为大胆公开,中央社通稿已经登载很少,用得最多的是以本报专电形式出现的新华电讯和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稿。每日都会刊登解放军南征北战节节胜利,以及各个重要城镇相继解放的消息。1949年5月武汉解放前夕,根据武汉市地下党的指示要求,《大刚报》印刷厂印刷了8万份《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和《中国共产党城市工商政策》等文件,散发在武汉街头巷尾,顺利完成迎接武汉解放的任务。正因如此,《大刚报》在武汉解放后获得了“在国民党统治区,从反动派的反共、反人民舆论的夹缝中,用尽了心机,宣传了民主进步思想,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评价,被允许保留下来继续出版。


三、从公私合营到被改造为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时期(1949.5—1951.12)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随之成立,统一管制全区军事、政治、文化等事宜。不久,武汉市军管会颁行《关于报纸、杂志、通讯社登记暂行办法》,采取审核登记的措施来处理民营报业。经审查,武汉市军管会文教接管部新闻处最终核准登记出版的民营报纸只有《大刚报》一家。恢复营业之后,《大刚报》开始走上公私合营之路,至1950年底结束,可谓是民营报业公私合营真正的先行者。1951年10月起,市委内定《大刚报》为武汉市委机关报,同时决定于1952年1月1日在《大刚报》基础上正式出版武汉市委机关报——《新武汉报》。至此,中共武汉市委完成了对《大刚报》改造的任务。


王阑西:《祝贺大刚报公私合营》,《大刚报》1950年9月1日第5版


张文藻:《向人民新闻事业的前途迈进》,《大刚报》1950年9月1日第5版


另外,汉口《大刚报》作为在武汉地区开办的全国性大报,在关注国家时政要闻之时,也对武汉当地的社会经济概况保持足够的关注。

《武汉拾零》,1945年11月10日第3版


《大刚报行情表》,1947年11月9日

第2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